【善寫手】 ESG的浪潮到家門口了嗎?
閱讀推薦:《貿易雜誌》產業龍頭減碳「+1」-綠色革命崛起 ESG成貿易通關金鑰;https://www.ieatpe.org.tw/magazine/ebook357/storypage01.html
大智澈見教練講師/邱世寬
時間是企業生命無可迴避的變數!
企業生命力的韌性,源自於領導人解讀時間壓力和引領組織適應趨勢變化的能力,這二年關鍵的環境變數,一個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第二則是社會共融與綠色環保所形成的組織治理問題,都是企業長期經營的重大挑戰。疫情擾亂企業營運,不是短期可以解決,但疫苗和快篩這二項來自「他力」的工具施用,搭配自我健康管理的推動,代表解決疫情衝擊的方案已見曙光。但是ESG涉及的相關議題,對於尋求永續經營解方的企業,或許可以視為正向的「他力」機制,然而對於領導者無法正確認知重要性的組織,ESG這項「他力」或許是混亂,甚至災難的開始。
趨勢演化,當一家台灣的中小型企業,在2020年領先多數全球各產業的領導廠商,成為一家碳中和企業時,我們還有多少時間可以回應氣候變遷的挑戰?幾個關鍵的時間波值得觀察,第一波是2023年歐盟可能啟動的「碳關稅」,即使各國稅率不一,這是影響出口商品報價吸引力的直接因素。其次是有關2030年的減碳承諾的部分,例如全球電商領導廠商亞馬遜承諾在2030 年所有出貨量的50%達到淨碳排,福特汽車將在歐洲100%銷售電動車;筆電領導品牌華碩宣告在台營運要100%使用再生能源;信義房屋要在該年做到100%淨零排放,這些都是不同產業領導廠商的具體承諾。第三波則是2050年全球碳中和的大限年,美國、日本、韓國、歐盟等皆以2050淨零碳排為目標,在企業方面,亞馬遜承諾在2040 年所有物流出貨零排碳,台積電則與「台灣淨零行動聯盟」廠商,宣告將努力達成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
資本市場同樣可以發現綠色商機,ESG和SDGs的影響力正向各個投資領域擴散,彭博社指出:「ESG指數擁有媲美黃金的抗跌力。」,各類綠色金融,包括綠色融資、綠色投資,及碳交易等投資規模,都在快速發展,對於公開發行公司,希望從資本市場取得發展資金的企業而言,ESG指數或績效是與國際資本對話的重要溝通管道。
相對的,中小型企業的成長甚至生存空間,正與ESG產生重大連結,因為攸關經營風險控管的供應鏈交易機會。當訴求淨碳排放、綠色或再生能源的綠色供應鏈,成為跨領域生態系的核心系統,無論是自建或加入跨領域生態系以成為共同體成員,改善企業ESG執行力似乎已是必要的選項。
時間的十字路口,不提早選擇布局,就只好在它來到面前時被迫選擇!選擇增強企業經營韌性或不自覺的自我放逐於ESG潮流之外,無疑是檢視領導人遠見、智慧,執行力的關鍵指標,2030年很快就到來。
#碳中和 #碳關稅 #ESG 企業生命力的韌性,源自於領導人解讀時間壓力和引領組織適應趨勢變化的能力,這二年關鍵的環境變數,一個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第二則是社會共融與綠色環保所形成的組織治理問題,都是企業長期經營的重大挑戰。疫情擾亂企業營運,不是短期可以解決,但疫苗和快篩這二項來自「他力」的工具施用,搭配自我健康管理的推動,代表解決疫情衝擊的方案已見曙光。但是ESG涉及的相關議題,對於尋求永續經營解方的企業,或許可以視為正向的「他力」機制,然而對於領導者無法正確認知重要性的組織,ESG這項「他力」或許是混亂,甚至災難的開始。
趨勢演化,當一家台灣的中小型企業,在2020年領先多數全球各產業的領導廠商,成為一家碳中和企業時,我們還有多少時間可以回應氣候變遷的挑戰?幾個關鍵的時間波值得觀察,第一波是2023年歐盟可能啟動的「碳關稅」,即使各國稅率不一,這是影響出口商品報價吸引力的直接因素。其次是有關2030年的減碳承諾的部分,例如全球電商領導廠商亞馬遜承諾在2030 年所有出貨量的50%達到淨碳排,福特汽車將在歐洲100%銷售電動車;筆電領導品牌華碩宣告在台營運要100%使用再生能源;信義房屋要在該年做到100%淨零排放,這些都是不同產業領導廠商的具體承諾。第三波則是2050年全球碳中和的大限年,美國、日本、韓國、歐盟等皆以2050淨零碳排為目標,在企業方面,亞馬遜承諾在2040 年所有物流出貨零排碳,台積電則與「台灣淨零行動聯盟」廠商,宣告將努力達成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
資本市場同樣可以發現綠色商機,ESG和SDGs的影響力正向各個投資領域擴散,彭博社指出:「ESG指數擁有媲美黃金的抗跌力。」,各類綠色金融,包括綠色融資、綠色投資,及碳交易等投資規模,都在快速發展,對於公開發行公司,希望從資本市場取得發展資金的企業而言,ESG指數或績效是與國際資本對話的重要溝通管道。
相對的,中小型企業的成長甚至生存空間,正與ESG產生重大連結,因為攸關經營風險控管的供應鏈交易機會。當訴求淨碳排放、綠色或再生能源的綠色供應鏈,成為跨領域生態系的核心系統,無論是自建或加入跨領域生態系以成為共同體成員,改善企業ESG執行力似乎已是必要的選項。
時間的十字路口,不提早選擇布局,就只好在它來到面前時被迫選擇!選擇增強企業經營韌性或不自覺的自我放逐於ESG潮流之外,無疑是檢視領導人遠見、智慧,執行力的關鍵指標,2030年很快就到來。
閱讀推薦:《貿易雜誌》產業龍頭減碳「+1」-綠色革命崛起 ESG成貿易通關金鑰;https://www.ieatpe.org.tw/magazine/ebook357/storypage01.html
邱世寬 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博士
逢甲大學教授暨大智澈見董事長,專長領域為公司治理、策略管理、組織變革與營運模式創新,並致力於協助二代傳承和企業轉型,積極推動幸福企業理念實踐與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