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寫手】 台灣綠色製造的元年
大智澈見教練講師/鍾榮中
環境保護其實不是現在才出現的議題,早在2014年沃爾瑪就宣示於2015年減少2千萬噸二氧化碳而要求其供應商需要盤點產品碳足跡。可口可樂(Coca-Cola)與聯合利華(Unilever),設定2020年前達到25%及50%的減碳目標。這些先驅者早就利用碳足跡的盤查要求他們的協力廠商配合並列入考核項目,這樣的趨勢經過這近十年的發展,已經改換成全球機構投資人所推動的「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來衡量一家公司的優劣,產品的售價已經不是唯一的條件了。
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已經是一家世界級的公司,並且已響應全球的2050年全球淨零碳排目標的共識,也已經加入RE100(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承諾)。因而台積電當然無法置身度外這個目前全世界都在關注的議題。所以日前宣佈該公司的採購系統將列入「供應鏈碳足跡」及「減碳績效」等兩項攸關環境保護的項目重點指標。台積電宣佈其供應商系統中700多家供應商需要在2030年前將公司生產流程節能20%,全力推動綠色製造,若沒有達標,可能接不到台積電生意。這個宣告將敲起台灣生產製造業的節能減碳元年鈴聲,以供應鏈的概念來看對台灣的影響絕對不只700家,其影響真是遠大。
台積電為了達成這個宣言已經正式啟動對供應鏈碳足跡進行盤查。當這動作一啟動那所有協力廠商的製程耗能狀態將無所遁形。而碳足跡的盤查幾乎都會從設計端即開始盤查計算,因此供應商所取得的原物料與零件都會是盤點的一環,因此供應商的供應商這樣的供應鏈即將被串起來一起面對這樣的減碳要求,所以你怎能再忽視這一趨勢呢?
依據許多案例顯示,所有的製程節能減碳不需要先從更換更高效率設備投資起,而是先盤點所有的製程開始,有無低效能的流程與優化製程的能源使用流程就可以有15%的總耗能節省下來的機會,當所有的流程盤點後無法再精進的階段再更換掉低效能設備,最後再考慮採購綠色能源以完成最後階段。 可見製程的節能減碳不是需要一開始就投入龐大的設備採購投資,而是先從流程優化這種非硬體投資的模式進入。但依據多年的訪查經驗,大多數的製造業者對其應用多年的製造流程總會有隧道效應的盲點與僵固堅持,往往失去了改善的機會,誠摯的呼籲利用這次台積電的ESG風潮,好好審視一下自己公司下階段如何面對這「淨零排放」的世界趨勢該如何因應,不怕晚做最怕是不知不覺而無作為。
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已經是一家世界級的公司,並且已響應全球的2050年全球淨零碳排目標的共識,也已經加入RE100(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承諾)。因而台積電當然無法置身度外這個目前全世界都在關注的議題。所以日前宣佈該公司的採購系統將列入「供應鏈碳足跡」及「減碳績效」等兩項攸關環境保護的項目重點指標。台積電宣佈其供應商系統中700多家供應商需要在2030年前將公司生產流程節能20%,全力推動綠色製造,若沒有達標,可能接不到台積電生意。這個宣告將敲起台灣生產製造業的節能減碳元年鈴聲,以供應鏈的概念來看對台灣的影響絕對不只700家,其影響真是遠大。
台積電為了達成這個宣言已經正式啟動對供應鏈碳足跡進行盤查。當這動作一啟動那所有協力廠商的製程耗能狀態將無所遁形。而碳足跡的盤查幾乎都會從設計端即開始盤查計算,因此供應商所取得的原物料與零件都會是盤點的一環,因此供應商的供應商這樣的供應鏈即將被串起來一起面對這樣的減碳要求,所以你怎能再忽視這一趨勢呢?
依據許多案例顯示,所有的製程節能減碳不需要先從更換更高效率設備投資起,而是先盤點所有的製程開始,有無低效能的流程與優化製程的能源使用流程就可以有15%的總耗能節省下來的機會,當所有的流程盤點後無法再精進的階段再更換掉低效能設備,最後再考慮採購綠色能源以完成最後階段。 可見製程的節能減碳不是需要一開始就投入龐大的設備採購投資,而是先從流程優化這種非硬體投資的模式進入。但依據多年的訪查經驗,大多數的製造業者對其應用多年的製造流程總會有隧道效應的盲點與僵固堅持,往往失去了改善的機會,誠摯的呼籲利用這次台積電的ESG風潮,好好審視一下自己公司下階段如何面對這「淨零排放」的世界趨勢該如何因應,不怕晚做最怕是不知不覺而無作為。
#淨零排放 #公司治理(ESG) #綠色製造
閱讀推薦:《商業週刊》《台積電拋減碳震撼彈》700多家供應商達不到這項標準,恐丟訂單;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usiness/blog/3006270
閱讀推薦:《商業週刊》《台積電拋減碳震撼彈》700多家供應商達不到這項標準,恐丟訂單;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usiness/blog/3006270
鍾榮中 傑能系統工程(股)公司董事長
鍾董事長擁有30年節能管理經驗的服務能力,以永續經營、節約能源服務為其企業主要發展策略。對於產業趨勢有極高的敏感度,長期關注綠能議題,勵行節能從自身與公司每一個管理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