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寫手】 淨零排碳,不只是倡議,而是企業生存的核心競爭力
在一次企業界的聚會中,大家的話題繞在由政府主導的「2050淨零碳排目標」的相關議題。大家都踴躍的發表自己企業或個人在淨零這樣的國際趨勢中所做的努力、運作的相關經驗與感受。席中一位連鎖餐飲業的經營者情緒激動地批評政府不顧眼前的經營環境的困境,卻搞東弄七的作一些以後才會面對的無聊事情,他激昂的表示現在的美好才是重要的,未來的等接近的時候再說。大家聞後一陣默然因為不知該如何接嘴,最後一位大哥以一句「為了未來的美好,今天才要做」結束這話題的對談。
全球整個經營環境確實變化多端,以目前的戰爭、通膨、疫情、升息等關鍵因素匯成現今艱難的困境。當然如果公司組織經營不下去何來的未來!何來的淨零減碳。但經營事業的策略擬定從來都是在未知遠高於事實俱在的情境下執行,因此如果等待趨勢已經明顯而據實,那企業組織所做的經營策略應該都是「跟隨者」的腳色。而跟隨者的經營環境大都陷在紅海型態的競爭中,怎能不辛苦。同理!如果氣候變遷的趨勢在現今已是普世的價值趨勢,如果經營者至今都尚未察覺這全球的趨勢那應該是「跟隨者」的腳色無誤。
企業組織面對淨零排碳的大趨勢,即使已經認知清楚計畫想導入因應對策,那是需要時日來推動的,這是一個需要從組織全體人員意識改造做起的大工程。因為這個改造是須從生活面的認知著手,否則很難落實。「當我們開車、使用電器、吃漢堡等行為,或多或少都會產生碳排放。以企業角度來說,生產商品的過程、辦公室用電,也會產生碳排放。」這樣的情境如果無法讓所有從業人員有認知、理解進而認同,最後形成「企業意識」。讓員工從自己生活面先改變習慣與認同,當公司組織導入企業減碳的策略時,才有機會落實。雖然減碳的計畫有許多流程可以依賴「能源管理系統」以自動化的工具執行,但最終還是需要人員操作與執行。所以是否能成功人員的「節能減碳意識」是成功關鍵因素。
當事業體的淨零排碳的「企業意識」落實後再依據4大方針,往淨零碳排目標前進:
1.落實碳盤查機制這是曠日廢時的流程,應該也是最難突破的關鍵點,因為有很高比例的企業都沒有標準而完整的流程與紀錄,幾乎都需要從頭盤起。而且盤點過程幾近翻箱倒櫃的挖出許多瓶頸與困難,許多企業都在這關就鍛羽而歸。
2.規劃淨零碳排路徑當碳盤查完成讓組織耗能排碳的輪廓完整清晰後,就需擬定淨零碳排的策略,將目標與排程清晰的擬定且公告周知,這時就是考驗淨零排碳的「企業意識」階段。也是攤牌的時刻。
3.進行碳排減量根據淨零碳排的策略計畫展開執行推動減碳行動,淨零排碳的「企業意識」落實的階段,這又是個長期的戰爭。
4.遵守《氣候變遷因應法》因為這是企業推動轉型的生存指南。如果你的所有努力偏離這指南,可能會白忙一場。
這些過程除了經費與決心外,其實有一個要素就是「時間」,這無法立竿見影的快速。所以即使有意識到「為了未來的美好,今天才要做」這樣的社會責任,也有可能已經來不及在面對苦頭了,因為「淨零排碳,不只是倡議,而是企業生存的核心競爭力」。
這些過程除了經費與決心外,其實有一個要素就是「時間」,這無法立竿見影的快速。所以即使有意識到「為了未來的美好,今天才要做」這樣的社會責任,也有可能已經來不及在面對苦頭了,因為「淨零排碳,不只是倡議,而是企業生存的核心競爭力」。
#淨零排碳
#節能意識
#企業競爭力
閱讀推薦:2022 / 09《商業週刊》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carbon....../blog/3010741
標題:企業減碳為什麼重要?面對全球淨零浪潮,及早採取4行動
大智澈見教練講師/鍾榮中
在一次企業界的聚會中,大家的話題繞在由政府主導的「2050淨零碳排目標」的相關議題。大家都踴躍的發表自己企業或個人在淨零這樣的國際趨勢中所做的努力、運作的相關經驗與感受。席中一位連鎖餐飲業的經營者情緒激動地批評政府不顧眼前的經營環境的困境,卻搞東弄七的作一些以後才會面對的無聊事情,他激昂的表示現在的美好才是重要的,未來的等接近的時候再說。大家聞後一陣默然因為不知該如何接嘴,最後一位大哥以一句「為了未來的美好,今天才要做」結束這話題的對談。
全球整個經營環境確實變化多端,以目前的戰爭、通膨、疫情、升息等關鍵因素匯成現今艱難的困境。當然如果公司組織經營不下去何來的未來!何來的淨零減碳。但經營事業的策略擬定從來都是在未知遠高於事實俱在的情境下執行,因此如果等待趨勢已經明顯而據實,那企業組織所做的經營策略應該都是「跟隨者」的腳色。而跟隨者的經營環境大都陷在紅海型態的競爭中,怎能不辛苦。同理!如果氣候變遷的趨勢在現今已是普世的價值趨勢,如果經營者至今都尚未察覺這全球的趨勢那應該是「跟隨者」的腳色無誤。
企業組織面對淨零排碳的大趨勢,即使已經認知清楚計畫想導入因應對策,那是需要時日來推動的,這是一個需要從組織全體人員意識改造做起的大工程。因為這個改造是須從生活面的認知著手,否則很難落實。「當我們開車、使用電器、吃漢堡等行為,或多或少都會產生碳排放。以企業角度來說,生產商品的過程、辦公室用電,也會產生碳排放。」這樣的情境如果無法讓所有從業人員有認知、理解進而認同,最後形成「企業意識」。讓員工從自己生活面先改變習慣與認同,當公司組織導入企業減碳的策略時,才有機會落實。雖然減碳的計畫有許多流程可以依賴「能源管理系統」以自動化的工具執行,但最終還是需要人員操作與執行。所以是否能成功人員的「節能減碳意識」是成功關鍵因素。
當事業體的淨零排碳的「企業意識」落實後再依據4大方針,往淨零碳排目標前進:
1.落實碳盤查機制這是曠日廢時的流程,應該也是最難突破的關鍵點,因為有很高比例的企業都沒有標準而完整的流程與紀錄,幾乎都需要從頭盤起。而且盤點過程幾近翻箱倒櫃的挖出許多瓶頸與困難,許多企業都在這關就鍛羽而歸。
2.規劃淨零碳排路徑當碳盤查完成讓組織耗能排碳的輪廓完整清晰後,就需擬定淨零碳排的策略,將目標與排程清晰的擬定且公告周知,這時就是考驗淨零排碳的「企業意識」階段。也是攤牌的時刻。
3.進行碳排減量根據淨零碳排的策略計畫展開執行推動減碳行動,淨零排碳的「企業意識」落實的階段,這又是個長期的戰爭。
4.遵守《氣候變遷因應法》因為這是企業推動轉型的生存指南。如果你的所有努力偏離這指南,可能會白忙一場。
這些過程除了經費與決心外,其實有一個要素就是「時間」,這無法立竿見影的快速。所以即使有意識到「為了未來的美好,今天才要做」這樣的社會責任,也有可能已經來不及在面對苦頭了,因為「淨零排碳,不只是倡議,而是企業生存的核心競爭力」。
這些過程除了經費與決心外,其實有一個要素就是「時間」,這無法立竿見影的快速。所以即使有意識到「為了未來的美好,今天才要做」這樣的社會責任,也有可能已經來不及在面對苦頭了,因為「淨零排碳,不只是倡議,而是企業生存的核心競爭力」。
#淨零排碳
#節能意識
#企業競爭力
閱讀推薦:2022 / 09《商業週刊》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carbon....../blog/3010741
標題:企業減碳為什麼重要?面對全球淨零浪潮,及早採取4行動
鍾榮中 傑能系統工程(股)公司董事長
鍾董事長擁有30年節能管理經驗的服務能力,以永續經營、節約能源服務為其企業主要發展策略。對於產業趨勢有極高的敏感度,長期關注綠能議題,勵行節能從自身與公司每一個管理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