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寫手】 這是一場「溫水煮青蛙」的危機

大智澈見教練講師/鍾榮中

  在1990年代我尚在台北地區管理經營幼稚園的幼教產業。我們團隊每年都會執行經營環境盤點,在經營會議中我們被統計的一個項目-環境中出生人口數,逐年下降的趨勢下了一大跳。在經過十年以上的統計資料確立了這個不可逆的走勢,因此經營團隊經過冗長的爭論做出退出市場的決議,最後在以時間緩取空間的策略下平和的在員工與家長、股東的權益上都照顧到的情境下安全退場。這事在我經營經驗中留下非常深刻的記憶。經營環境的調查要持續關注,否則局勢一成立會讓經營陷入困境。

  「【大紀元2022年01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袁世鋼、張原彰台灣台北報導)據內政部統計,台灣2021年新生兒較2020年減少1萬1,429人,粗出生率為6.55‰,創下歷史新低紀錄;而據美國中情局(CIA)2021年全球生育率預測報告顯示,台灣在227個國家或地區中排名倒數第一」


  這樣的一篇資訊讓我們更清晰的了解,台灣目前在人口變動這件事上的危機。當一個國家的人口狀態出現負成長的情形,就明確的理解這不是什麼「人口紅利」不見這麼簡單的問題。當社會的人口結構漸漸往年老階層傾斜時,那整個社會的生產力勢必會出現限制,這所延伸出來的問題不僅是商業行銷的問題,而是應該定位為國安問題。

  從自己成長的歲月中去查閱內政部的統計資料,1990年台灣的人口出生數為335,618人/年,2000年出生人口數為305,312人/年,2021年僅剩153,820人/年。這種斷崖式的跌落曲線讓人吃驚。雖然現在醫學讓人的平均遺命年紀不斷提高,但因為新生兒的出生率跌落的速度超過平均遺命的提升,因此內政部的統計資料顯示
「2021年自然增加數為負2萬9,912人,年自然增加率為負1.27‰;不僅自然增加減少,2021年遷入人口92萬703人、遷出人口107萬6,713人,社會增加數也為負15萬6,010人。整體而言,台灣2021年人口數為2,337萬5,314人,較2020年的2,356萬1,236人減少18萬5,922人,平均每天減少509.4人;這也是繼2020年人口首度負成長後,連續2年負成長。」 可見台灣的人口結構已經是一艘開始失速的航艦了。



  這些資訊只是要佐證台灣人口結構,改變演化成老年社會出現的事實。那在經營面上應該要正視這問題對產業造成的影響,除了新產品的開發需要加入這趨勢的元素外,其實應該使用更多資源與注意力去觀察,這趨勢是否會對自己的產業或企業產生致命的結果。如建築業的開發的量與質、如休閒產業的型態與內容、如教育產業的客源與課程內容,幾乎沒有產業可以置身於度外。但趨勢是一個既緩慢又長久的演化結果,僅用想像是絕對無法掌握或發掘的。所以認清趨勢的勢頭出現一定要投入長久又仔細的觀察與研究,才有機會在尚未出現傷還性的影響前列出策略,這不但是經營者的責任也是在這趨勢中的每個國民需要在意的大危機。

#行銷
#決策
#人口負成長


閱讀推薦:2022 / 05《經理人》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columns/view/65068
標題: 行銷人必須關注的趨勢:台灣人口負成長,將會如何衝擊消費市場?

鍾榮中 傑能系統工程(股)公司董事長

鍾董事長擁有30年節能管理經驗的服務能力,以永續經營、節約能源服務為其企業主要發展策略。對於產業趨勢有極高的敏感度,長期關注綠能議題,勵行節能從自身與公司每一個管理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