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寫手】 這麼熱,如果還停電!

大智澈見教練講師/鍾榮中

  這幾天台灣的高溫讓台灣成了名符其實的「燒番薯」。在2022-07-22當天花蓮縣玉里鎮、卓溪鄉氣溫雙雙突破攝氏41度高溫,這種匪夷所思的高溫讓人驚嚇。除了驚嘆氣候變遷引發的異常氣候外,減少外出避免「熱傷害」的出現,但即使留在室內也會因為高溫需要空調來創造舒適的環境溫度,這是炎炎夏日最為牽掛的需求了。但台電公布歷年最高尖峰用電量排行,前三名均落在今年7月,分別是第一、7月22日4074.8萬瓩,第二、7月21日4030.1萬瓩,第三、7月20日4030.1萬瓩。可見台灣供電系統穩定度與可靠度的壓力。

  但這還不是最恐怖的地步,經濟部剛剛公布的2021年新版的電力供需報告中透露出2023年、2024年這兩年的備用容量率從2020年預估值在下修至11.3%、12.2%,如果將這數據轉換成我們比較孰悉的每日備轉容量率將會落在6%左右,如以台電的備轉容量率燈號判定依據:

(1) 綠燈:備轉容量率大於等於 10%:供電充裕,系統供電餘裕充足。
(2) 黃燈:備轉容量率 10%~6%之間:供電吃緊,系統供電餘裕緊澀。
(3) 橙燈:備轉容量率小於等於 6%:供電緊戒,系統限電機率增加。
(4) 紅燈:備轉容量 90 萬瓩以下:限電警戒。
(5) 黑燈:備轉容量 50 萬瓩以下:限電準備。

  也就是2023年全年都有可能在黃燈的供電吃緊的情境下度過,所以許多專家學者都擔心2023年會是未來缺電最嚴重的一年。且據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葉宗洸指出,2023年3月核二2號機將除役,這部分實際還要扣掉2%備轉容量率,那就是會進入亮橙燈的供電緊戒的情境。但台電公司表示儘管缺電風險不小,但輸配電的調度技術也在進步。所以仍有機會可以安然度過這已在眼前的缺電風險。

  這一切都已經是再多的檢討或責難政府的能源政策偏差都於事無補,目前所有的能源用戶自求多福應該是唯一的辦法。如果預算雄厚的單位盡速以自發電自用的模式先確保不會有被斷然停電的損失風險,接著盡速發展儲能的系統,將白天的電能或夜間離峰用電較便宜的電能儲存起來,以備電能系統供應不足時救急。這些都是直接投資所費不貲,不是一般單位可以承受的。那還有間接性的努力就是改善能源系統的運用效率,讓單位的能源成本可以下降外,也可以降低對電力系統的依賴度。至於一般人的生活面,努力習慣調適對溫度的適應力。體感溫度的承受力是可以訓練的,如果長期生活在有空調的空間,時日久了對溫度升高的耐受力就會下降,這樣的情境雖然悲戚,但總比崩潰來的安心。

  電力系統供應穩定沒有停電風險,絕對不是憑空而來的恩澤,更不是運氣這種揣測,而是血淋淋的理性事件。也當然不是瞬間而來,是長期所有的能源政策偏差所造成的,既然已經成為全台灣人的共業,那就安然面對,先求生活平順再考量商業或經濟的沉重吧!!


#氣候變遷
#電力需求
#節能減碳


閱讀推薦:2022 / 06《商業周刊》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carbon-reduction/blog/3010095?FeatureID=1206&utm_source=event&utm_medium=esg
標題: 專欄》從工廠、企業,到牧場,都可以變成虛擬電廠!

鍾榮中 傑能系統工程(股)公司董事長

鍾董事長擁有30年節能管理經驗的服務能力,以永續經營、節約能源服務為其企業主要發展策略。對於產業趨勢有極高的敏感度,長期關注綠能議題,勵行節能從自身與公司每一個管理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