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寫手】〈流浪的石油〉不會停止流浪

大智澈見教練講師/王崇名

  石油的確是人類近代的產物,石油也早就存在地球,只是直到近代才被人類所提用。但是,人類會停止使用石油嗎?因為疫情的關係,石油每桶收盤價竟然是負值,當然沒有人會相信這是「真的」,或許是「真的」,但是也只是短暫的「真」。
  長期而言,人類還是會依賴石油,即便是電動車,不論是生產電動車或是電動車所需要的電都離不開石油。如果離開石油,非得依賴核能不可。再者傳統使用汽油的汽車會因為電動車而消失嗎?也是值得再觀察。一如當年電子錶問世,的確讓機械錶一路慘敗,但是目前機械錶的價值遠遠超過一般人的經濟負擔,即便是「時間」無處不在,到處都看得到「時間」,為何還有人會想配戴機械錶?機械錶有何迷人之處?相較於電子錶實在不是很精準。
  人類為何迷戀機械錶?無非就是滿足人類的挑戰欲望,在有限的條件創造出幾近完美的演出,當前人類所有的運動與娛樂不都是如此?人類是非常麻煩的動物,不會只圖溫飽。
  效率幾乎等同現代社會的價值,但是人類也不會完全屈從於效率,每每在滿足效率之餘,不忘「無效率」的挑戰,在無效率的挑戰中創造新的價值,或許這才是人類的常態,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特別之處。我們不會看到獅子跑到山崖邊,想往下跳,即便它不想活,也不會做。但是人類即便活得好好的,也會想跳下去,看看到底會發生什麼事?這也是人類寶貴的好奇心使然,否則我們的祖先怎麼會從非洲遷移到西伯利亞,甚至是北極?
  當我們再思考能源問題時,或許不是有無或對錯的問題,而是我們是否真正看到真相?那麼,什麼才是真相?事實上,從人類的歷史看來,主張擁有真相的人或時刻,往往是災難的開始。所謂的真相應該不是擁抱真相,而是願意思考真相的能力。當我們說我已看到真相時,務必得非常小心,我們是否因為主張看到真相,而失去了人類最寶貴的好奇心,對於真相探索與思考的能力。或許,我們也不能讓能源問題,成為真相的主張,而應該是倡導探索與思索真相的能力。

#能源價值
#真相探索與思考

(閱讀推薦:【商業周刊第1694期】流浪的石油;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magazine/article_mag_page.aspx?id=7001588)






 
王崇名 東海大學社會學博士

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暨大智澈見教練講師,長期關注社會哲學、倫理學、博雅教育與通識教育研究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