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寫手】 以義取利很難嗎?
初心,做對了!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以義取利」在當今商業環境之下,變成一件困難的行為。因為「以義取利」這道議題都被和企業生存問題綁在一起,成了必須取捨的選項。有趣的是企業很少一直都處在求生存的狀態,所以應該也不經常存在為利捨義的情境。回想創業之初,多數企業應該都是做對了甚麼,也就是創造了顧客所認可的價值,才有機會促成一次次的交易,讓公司得以持續地經營。
想錯了。
然而,在持續經營的過程,多數企業卻往往容易把能夠持續成長的原因歸納為效率的提升或規模經濟等資源要素的累積改變,甚至是某些投機或涉及道德風險行為的採行所產生的利益結果,這種在最初想法的些許偏離正是往後背離「以義取利」概念的種子。成本、效率、賺錢都很重要,但不是顧客持續購買公司產品和服務的根本原因,而是我們創造了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滿足了他們的需求,公司因而獲利。方向和順序很重要,想錯了可能會產生短期的利益,卻導致長期經營陷入困境。
認識,再發心。
認識初心,賦予好的信念清楚、簡明的論述能使我們的行動具有方向性,同時作為校正組織行為的標準,當覺察這幾年我們想錯了或開始偏離了航向,例如為了效率開始忽略員工的多元需求,只用採購力量要求供應商配合而缺乏耐性幫助他們一起成長,甚至只關心顧客的訂單而不再聆聽他們的聲音,以及如何創新我們的服務為顧客帶來更高的價值,因為重新認識自己,企業可以再次發心,讓未來行動有了純淨的動力來源。
思考,重定義。
2020~2022這三年,對多數的企業都是極其挑戰。訂單滿滿的公司忙於供應鏈的即時性和穩定性,及出貨的壓力,辛苦了二年,在2023卻可能面臨訂單已在2022提早完成的新局;飽受市場訂單起伏或客源重分配之苦的廠商,除了思考如何轉型,也可能有是否持續經營的困難抉擇。極端氣候和地緣政治帶來的經營風險,及人力資源供應的不足,則幾乎是所有企業面臨的共同難題,驅使企業家不得不用心思考自家企業存在的價值,以及和團隊共同討論、共同回答「顧客為什麼需要我們?」這道議題。手邊繁雜之事固然必須處理,這道問題的思考更是刻不容緩。好好想想這些年我們作對了甚麼?想錯了甚麼?重新認識自己,以及給自己和周遭的親友夥伴們在新的未來有一個美好的發心,重新定義屬於公司「以義取利、以利濟世」的未來!
#初心
#以義取利
#價值創造
閱讀推薦:2022/11《哈佛商業評論》
https://goolnk.com/k2QJEB
標題: 以義取利,以利濟世
大智澈見教練講師/邱世寬
初心,做對了!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以義取利」在當今商業環境之下,變成一件困難的行為。因為「以義取利」這道議題都被和企業生存問題綁在一起,成了必須取捨的選項。有趣的是企業很少一直都處在求生存的狀態,所以應該也不經常存在為利捨義的情境。回想創業之初,多數企業應該都是做對了甚麼,也就是創造了顧客所認可的價值,才有機會促成一次次的交易,讓公司得以持續地經營。
想錯了。
然而,在持續經營的過程,多數企業卻往往容易把能夠持續成長的原因歸納為效率的提升或規模經濟等資源要素的累積改變,甚至是某些投機或涉及道德風險行為的採行所產生的利益結果,這種在最初想法的些許偏離正是往後背離「以義取利」概念的種子。成本、效率、賺錢都很重要,但不是顧客持續購買公司產品和服務的根本原因,而是我們創造了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滿足了他們的需求,公司因而獲利。方向和順序很重要,想錯了可能會產生短期的利益,卻導致長期經營陷入困境。
認識,再發心。
認識初心,賦予好的信念清楚、簡明的論述能使我們的行動具有方向性,同時作為校正組織行為的標準,當覺察這幾年我們想錯了或開始偏離了航向,例如為了效率開始忽略員工的多元需求,只用採購力量要求供應商配合而缺乏耐性幫助他們一起成長,甚至只關心顧客的訂單而不再聆聽他們的聲音,以及如何創新我們的服務為顧客帶來更高的價值,因為重新認識自己,企業可以再次發心,讓未來行動有了純淨的動力來源。
思考,重定義。
2020~2022這三年,對多數的企業都是極其挑戰。訂單滿滿的公司忙於供應鏈的即時性和穩定性,及出貨的壓力,辛苦了二年,在2023卻可能面臨訂單已在2022提早完成的新局;飽受市場訂單起伏或客源重分配之苦的廠商,除了思考如何轉型,也可能有是否持續經營的困難抉擇。極端氣候和地緣政治帶來的經營風險,及人力資源供應的不足,則幾乎是所有企業面臨的共同難題,驅使企業家不得不用心思考自家企業存在的價值,以及和團隊共同討論、共同回答「顧客為什麼需要我們?」這道議題。手邊繁雜之事固然必須處理,這道問題的思考更是刻不容緩。好好想想這些年我們作對了甚麼?想錯了甚麼?重新認識自己,以及給自己和周遭的親友夥伴們在新的未來有一個美好的發心,重新定義屬於公司「以義取利、以利濟世」的未來!
#初心
#以義取利
#價值創造
閱讀推薦:2022/11《哈佛商業評論》
https://goolnk.com/k2QJEB
標題: 以義取利,以利濟世
邱世寬 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博士
逢甲大學教授暨大智澈見董事長,專長領域為公司治理、策略管理、組織變革與營運模式創新,並致力於協助二代傳承和企業轉型,積極推動幸福企業理念實踐與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