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寫手】獨立董事行不行?
#獨立董事 #資訊不對稱 #公司治理
(閱讀推薦:《哈佛商業評論》獨立董事與公司治理;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_content_AR0009979.html)
大智澈見教練講師/邱世寬
獨立董事與組織績效的關係一直是公司治理領域備受討論的議題,雖然實質效果未有定論,但參考《哈佛商業評論》2020年十月號有關獨立董事與公司治理專文顯示,台灣公開發行以上公司已有80%聘任獨立董事,顯見金融監督主管單位和各公司董事會對獨董的功能仍賦予高度的期待。
高期待意謂著高重視,要與企業績效掛勾,關係雖然遠了些,但要彰顯影響力、提升治理品質的可能性卻是高的。然而,獨董對公司發展方向諮詢、決策、資源配置,及引領經營團隊執行力等方面的功能是否發揮,除了專業素養等個人條件,仍存在結構性的情境問題,需要檢視制度必要性、董事會自我功能認知,及資訊不對稱結構等三個配套要素。
與制度必要性有關的是董事會成員和主管機關之間的心理距離,認知的落差會使獨董或者功能性委員會設置的價值變成決策成本的增加。其次,是董事會對自我角色的定位和功能期待,會轉化為董事會對多元、專業管理和諮詢功能的重視程度,及對決策幕僚作業的依賴性。第三個關鍵則是長期的結構因素,資訊揭露和透明度議題,一直是董事會與經營團隊之間普遍存在的資訊不對稱問題。經營團隊掌握完整和即時的營運資訊,能否系統性的支援董事會決策資訊參考,會直接影響決策品質;但是資訊揭露是否產生效益,仍然取決於董事會對營運資訊的要求和解讀,以及對於經營團隊成員的認識程度。
以上三個論點,與董事會成員對獨董制度存在必要性的認知和運作模式共識有高度相關。簡言之,如何促進良性互動以提升董事們的決策品質,董事會的自我定位正是核心!如同肥沃鬆軟的土壤,是希望的種子成長茁壯的基礎,畢竟水泥地上要讓種子發芽是很難的!
#獨立董事 #資訊不對稱 #公司治理
(閱讀推薦:《哈佛商業評論》獨立董事與公司治理;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_content_AR0009979.html)
邱世寬 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博士
逢甲大學教授暨大智澈見董事長,專長領域為公司治理、策略管理、組織變革與營運模式創新,並致力於協助二代傳承和企業轉型,積極推動幸福企業理念實踐與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