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寫手】「認為自己不需要改變」往往是市場領導廠商失敗的關鍵

大智澈見教練講師/邱世寬


   「認為自己不需要改變」往往是市場領導廠商失敗的關鍵。近期《關鍵評論》有一篇好文章值得參考,內容談到半導體巨頭Intel正逐漸喪失產業領導地位的重要原因,雖然談的是高科技的案例,但從中歸納出三個關鍵要素,對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仍然具有很高的實用性。

常見的失敗原因-決策錯誤
首先是市場性決策錯誤,第一個是低估智慧型手機取代個人電腦成為市場高速成長動力和獲利來源的可能性,拒絕賈伯斯希望intel為即將推出的iPhone提供處理器的要求,同時為高通,也是重要競爭對手帶來了絕佳的成長機會。其次是拒絕了為Apple發展低功率高性能的個人電腦處理器,進而促成Apple和他在架構上的主要對手Arm的合作契機。這種對產業直接、間接對手或供應鏈廠商間合作關係的變化,可能產生對產業結構改變的無感和漠視,讓intel失去了超過十年的成長機會,也導致了市場地位的改變。

治理機制失靈
第二個關鍵因素是治理機制的失靈。對於高階團隊在市場決策上的錯誤,導致的深遠影響,不能深入了解產業結構的改變將如何影響公司的長期利益,在矯正行動上,未落實製程技術突破所需的資源投入和適宜的CEO選擇,引導了偏向短期財務績效導向的操作模式,讓需要長期投資以取得可持續性競爭優勢的技術能量逐漸流失。這樣的結果或許可以部分歸咎於執行長的策略缺失和營運能力不足,但更關鍵的卻是董事會在引領關鍵資源配置和高階團隊組建上的缺失,也就是治理機制失靈所產生的結果,以當責的觀點而言,董事會的責任高於經營團隊的失責。

心智模式改變是核心
最後一個關鍵因素是組織心智模式的惰性。長期的成功讓市場的領導廠商相信自己看待產業發展或市場變化的觀點,具有長期性的正確性,同時低估漠視競爭對手改變的決心和能力,而且無能想像跨領域廠商間的合作,在回應顧客需求上的強大能量,以及對產業優勢移動的長期影響力。心智模式的認知決定了企業組織的行為。

三大關鍵因素,影響力最大的其實就是心智模式面對改變時,調適能力的不足,其中關鍵就是認為自己有能力因應,但是不需要做出重大或基礎改變的想法。前二項市場性決策的失誤和治理機制的失靈,背後最重要的影響來源就是心智模式的影響力量。

#治理機制失靈
#心智模式
#決策




閱讀推薦:2024/07/29《關鍵評論INSIDE
 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35745-another-failure-for-intel?fbclid=IwZXh0bgNhZW0BMAABHVx1C15INtL1dDrXfGZDhbZDDLz4UszrId9y9_r0Za5ZcDBlBBvSo7PRGw_aem_779OL_e3WqM5LEtinP4Z8w
標題:Intel 的失敗又添一筆!基辛格還有機會取回市場信任嗎?





 
邱世寬 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博士

逢甲大學教授暨大智澈見董事長,專長領域為公司治理、策略管理、組織變革與營運模式創新,並致力於協助二代傳承和企業轉型,積極推動幸福企業理念實踐與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