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寫手】 如果連「鼠患」都只能和平共處,那我們真的麻煩了

大智澈見教練講師/鍾榮中


  「CNN氣象主播BritleyRitz:「過去一週(均溫)破了4次紀錄,從上週一(7/3)起華氏62.62度(攝氏17.01度),週二(7/4)另一次紀錄華氏62.92度(攝氏17.18度),週三(7/5)一樣的紀錄,然後禮拜四(7/6)又新紀錄,華氏63.01度(攝氏17.23度)。」,科學家指出,這些新紀錄,有可能是地球「至少10萬年內」的最高溫。而且全球各地出現許多異常的氣候高溫、豪雨、乾旱,高溫只是一個驅動因數。其實今年會連續創高溫可能是一個令人極端擔心的預測。

  「據《CNN》報導,持續觀測海洋表面溫度的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發現,海洋溫度從今年3月開始就不斷上升,且在近幾週內瘋狂飆升,並超出2016年的歷史最高溫近十分之二度,突破計算圖表的最高溫21.0度。」這才是最令科學家擔心的紀錄,從海溫統計圖(如圖)可以發現海水溫度今年已經突破高點,且繼續往上竄升。海水即是海洋內的鹹水,佔據地球水體的97%,其量體非常的龐大,如果這麼龐大的物質溫度持續竄升,可見其吸收的熱量有多高,那要緩和下來的期間將會是非常可怕的長。過去數十年來,海洋吸收了全球碳排放的20~30%,這是非常大的吸收量體,如果海水溫度繼續上升,會先降低固碳的吸收量,如再繼續上升有可能會逸散出原本固碳的二洋化碳,那不是雪上加霜可以形如的恐怖情境。



  這幾週來夏天的溫度動輒超過35℃甚至超過40℃,極高溫的室外溫度讓世界各地頻頻傳出人因高溫熱死的不幸消息。而全球各地都極盡可能的確保供電穩定,因為開啟空調降低室內溫度竟成了救命法。但發電廠持續放大供電幅度,但卻也相對的增加了可觀的排碳量,這種無法自圓其說的做法卻是不得不為的對策,因為先能活下來才是關鍵,但未來並不樂觀。

  巴黎的鼠患其實只是現象之一,因為高溫的環境溫度造成許多會危害人類生存或生活的生物繁殖加速,如害蟲、蚊蠅、病毒等等,都會因為生存環境溫度變高而更活躍的繁殖著,我想這不是「和平共處」可以處裡的。其實這樣的資訊並不新穎,很多年前各界的專家學者就不斷地在呼籲,但受到重視的情況不理想。而今事實擺在眼前,卻已經束手無策,即使是異常氣候這樣的議題也如出一輒。人類的生存環境已經開始出現轉折,但一般人的生活習慣卻也沒有太多的翻轉,這不是人類顢頇,而是大氣的轉變本來就因為量體龐大而緩慢,其細微的變動在人類的覺知習慣是會視而無感的,但當轉變已經非常明顯,那幾乎都已經是來不及的情境。持續高溫創紀錄、頻繁乾旱缺水、暴雨成災、野火燒不盡、量多而強烈的颱風,等等的氣候現象不明顯嗎?


#ESG
#極端氣候
#氣候變遷


閱讀推薦:2023 / 06《遠見雜誌》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03635
標題:ESG 週報》巴黎宣布與600萬老鼠共存,竟是氣候變遷惹的禍?

鍾榮中 傑能系統工程(股)公司董事長

鍾董事長擁有30年節能管理經驗的服務能力,以永續經營、節約能源服務為其企業主要發展策略。對於產業趨勢有極高的敏感度,長期關注綠能議題,勵行節能從自身與公司每一個管理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