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寫手】 勇於成為有影響力的人

大智澈見教練講師/王崇名

   這篇文章主張根本沒有什麼「向上管理」。認為這世上只有一種能力,就是影響力。我非常認同這篇文章的主張。該文作者特別分析:甚麼叫做老闆?為何現代組織會形成上下的階層關係?不過,向上管理原來的主張與該文作者的主張,其實沒有太大的差異,或許只是說法不同。回應這篇文章的價值,我特別加上「勇於成為」的概念,如果沒有這樣的企圖心,根本無法成就任何影響力,也就是說影響力是建立在願意承擔的基礎之上。

  所謂的老闆就是勇於承擔的人,肩負企業的成敗。事實上,所謂的屬下應該也勇於承擔,但是在組織專業分工的異化結果,屬下往往成為不願意承擔的人,只會把工作「分」,而非勇於承擔的分工原意。很不幸地,願意承擔被薪資化或利益計算化,結果變成這樣的情況:老闆承擔最重所以分有的利益最高,屬下就依次遞減,變成領多少錢做多少事,勇於承擔的影響力也就越來越弱。

  如何打破這樣的僵局?向上管理原意也是為了因應這個僵局。不過向上管理的字義可能會陷入:我怎麼能領導老闆的困境。這個道理不難理解,因為不勇於成為有影響力的人,當然不敢去影響老闆,遑論「領導」老闆! 雖千萬人吾往矣,這是孟子的勇氣,但是絕不是逞兇鬥狠之勇,而是願意仁人之勇,願意先愛家人而後工作夥伴的承擔,這不是無差別的博愛,而是有次第的承擔。先學習仁愛家人,然後再仁愛他人,這是慢慢學習的歷程。首先要成為勇於影響家人的人,然後才是工作夥伴。如果沒有由小而大的學習次第貿然成為有影響力的人,應該是初始豪氣萬千,一遇到挫折便是找理由撤退。

  什麼是影響力?是賦予意義與價值的能力,可以引領團隊認識所必須面對的問題的意義與價值,也就是有能力引導團隊願意共同努力解決問題的意義與價值。這種能力要從家裡慢慢練習,做為父母親的人要不斷引導子女認識生命意義與價值的能力,不要一遇到問題就把問題推出去給他人幫忙解決,例如:教育的問題絕對不能外包給任何補習班,做為父母親要有引導子女探索生命意義與價值的能力,這是得在家庭日常生活中,不斷面對與學習。如果可以如此作為的父母,自然可以推己及人,可以繼續在工作場所勇於成為有影響力的人。




#關係修立

#向上管理

#影響力






閱讀推薦:2024/02/16《快樂工作人》
https://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102886&page=1
標題:根本沒有什麼「向上管理」?劉潤:我認為這世上只有一種能力




王崇名 東海大學社會學博士

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暨大智澈見教練講師,長期關注社會哲學、倫理學、博雅教育與通識教育研究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