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寫手】太陽能發電的「必要之惡」可以無限上綱嗎?

大智澈見教練講師/鍾榮中

  根據國際再生能源署(The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IRENA)公布的2019年的調查報告:2019年全球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容量已達到2,563.8GW,這電量中以水力發電1,310.9GW為主要來源,其次是風力發電的622.7GW,至於太陽能(PV)發電以併網加上離網容量僅達到583.5G最少。
  台灣發展再生能源因為政策的因素幾乎所有焦點都放在風力發電與太陽能發電,因此在台灣這個小島上到處看見大興土木的建置著各項發電設施。這原本是順應世界潮流與政策的美事一樁,但可能是政策的設計與引導出現瑕疵,因而產生了許多匪夷所思的怪事,比如原本湖光山色美不勝收的湖景,一夕之間湖面上佈滿太陽能光電板,美景不見了、原本平衡的自然生態失衡了。原本還是綠意盎然的田園,轉眼間成了種電的場域,生產農作物的功能消失了。原本依循往年綠化與自然生態保育政策的廣裘樹林園野竟準備砍樹種電,以消滅碳中和來興建減碳的怪念頭。原本生態完整且是國際級的溼地,地方政府也以響應國家政策要大興土木種電,以世界之肺的功能換取收益。種種怪現象都源於政策的周延性不足,原本設計的環評機制也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定律下失靈;而利之所趨的「躉購計畫」讓種電成為一個方興未艾的熱門產業,也因此出現許多怪現象,這是我們可以忍受的「必要之惡」嗎?
  日前去參訪了一棟「光電屋」,屋主在建屋外建置了一大片光電板發電,當然他依然依據台電的電能「躉購計畫」併網售電給台電賺錢。但他卻還以「違法」的方式增設了若干容量的光電板發電,並設置了30KWH的蓄電系統將白天強烈陽光能源轉換的多餘電能儲存留給晚上使用,因此他的住家幾乎不用向台電購用系統電能;可見「推動屋頂太陽能」的構想應該是可行,只是政策要加速修訂讓這樣的善意不會再「違法」,還有獎勵機制應該做更深入的檢討修正,利之所趨是方便門,但也會成為野蠻的藉口。

#太陽能 #種電 #生態失衡

閱讀推薦:《天下雜誌》野蠻光電全台蔓延:這是我們要的綠電,還是一場發財夢?;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4664



鍾榮中 傑能系統工程(股)公司董事長

鍾董事長擁有30年節能管理經驗的服務能力,以永續經營、節約能源服務為其企業主要發展策略。對於產業趨勢有極高的敏感度,長期關注綠能議題,勵行節能從自身與公司每一個管理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