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寫手】歐盟通過核能是過渡性綠能定義
大智澈見教練講師/鍾榮中
全球因為氣候變遷面臨生存壓力所延伸出來的全球性碳排放管制共識越來越積極,但卻也越來越複雜。歐盟一直都是全球的減排領頭羊,所以歐盟的任何決定都會為世界帶來甚大的影響。
核能發電的功與過在全球都是尖銳的議題;就如台灣也是沸沸揚揚爭論了許多年,雖然最後在執政黨的「2025年非核家園」政策堅持下而定錨,但卻還是沒共識的懸在半空中,可見這部分爭議有多大。歐盟竟在2022-02-02日正式提案,將部分核電廠及天然氣廠歸類為「過渡性綠色投資」。這份頗具爭議性的提案目的是將天然氣和核能視為「過渡性」綠色能源,用來協助各國從煤炭和高碳排電力,過渡到風能和太陽能等乾淨能源技術。而如果正式被通過,則歐洲的「永續投資」將會涵蓋核能與天然氣的項目。其最後的影響是歐盟擬將部分符合規範的核能和天然氣電廠歸類為綠色投資標的,以幫助歐洲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一旦此案獲得批准,歐陸接下來幾十年可能掀起核能復興。
而台灣的「2025非核家園目標」計畫於2022年3月將會提出「台灣淨零碳排路徑圖」,這份計畫中,國發會已對外聲稱不包括核能電力項目;所以台灣當局與事業經營者都要注意觀察歐盟這份提案的進度與結論。如果通過了,那未來幾年全球將會有許多新的核能技術與系統應用的投資與發展出現,屆時當全球將核能當成減排二氧化碳的利器時,台灣可能會陷入左右兩難的窘境,這發展勢必會提高台灣內部對能源爭議的尖銳與衝突。
其實這樣的爭議在目前全球 「淨零」的減排趨勢中屢見不鮮,就如現階段的電動車是真「真綠」還是「漂綠」各說各話爭論不休。如果目前的電動車以火力發電的市電充電,那嚴謹的計算碳排放情境下,電動車確實不能算「綠色交通工具」;但如果現階段以此定義批判管制電動車而令該產業無法繼續發展,那屆時即使「綠能」供應系統完整建立,也無綠能交通工具可應用。所以「過渡性」的不完美確實有其存在的必要。更何況在所有策略擬定歷程中,完全沒有機會可以有100%確切的答案出現,最多僅能以「兩相其害取其輕」的過渡性選擇。所以核能與電動車應該都是這般情境下出現的議題。但台灣選擇了放棄核能,接受電動車,這會是一個在近幾年後出現後遺症的決定。
當電動車的數量越多象徵著台灣的電力需求將有愈高的趨勢,但台灣的非核家園能源政策在2025年的火力發電佔80%(天然氣50%。煤炭30%),再生能源佔20%的能源計畫,眼看是勢必無法完成的夢想,那目前約佔10%的核電在2025年完全除役後,那不是政策會不會成功的問題,而是台灣將在2025年後陷入全台大停電,常停電的電力黑暗期,這點政策執行者、事業經營者不能忽視這問題對台灣的傷害與影響。
核能發電的功與過在全球都是尖銳的議題;就如台灣也是沸沸揚揚爭論了許多年,雖然最後在執政黨的「2025年非核家園」政策堅持下而定錨,但卻還是沒共識的懸在半空中,可見這部分爭議有多大。歐盟竟在2022-02-02日正式提案,將部分核電廠及天然氣廠歸類為「過渡性綠色投資」。這份頗具爭議性的提案目的是將天然氣和核能視為「過渡性」綠色能源,用來協助各國從煤炭和高碳排電力,過渡到風能和太陽能等乾淨能源技術。而如果正式被通過,則歐洲的「永續投資」將會涵蓋核能與天然氣的項目。其最後的影響是歐盟擬將部分符合規範的核能和天然氣電廠歸類為綠色投資標的,以幫助歐洲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一旦此案獲得批准,歐陸接下來幾十年可能掀起核能復興。
而台灣的「2025非核家園目標」計畫於2022年3月將會提出「台灣淨零碳排路徑圖」,這份計畫中,國發會已對外聲稱不包括核能電力項目;所以台灣當局與事業經營者都要注意觀察歐盟這份提案的進度與結論。如果通過了,那未來幾年全球將會有許多新的核能技術與系統應用的投資與發展出現,屆時當全球將核能當成減排二氧化碳的利器時,台灣可能會陷入左右兩難的窘境,這發展勢必會提高台灣內部對能源爭議的尖銳與衝突。
其實這樣的爭議在目前全球 「淨零」的減排趨勢中屢見不鮮,就如現階段的電動車是真「真綠」還是「漂綠」各說各話爭論不休。如果目前的電動車以火力發電的市電充電,那嚴謹的計算碳排放情境下,電動車確實不能算「綠色交通工具」;但如果現階段以此定義批判管制電動車而令該產業無法繼續發展,那屆時即使「綠能」供應系統完整建立,也無綠能交通工具可應用。所以「過渡性」的不完美確實有其存在的必要。更何況在所有策略擬定歷程中,完全沒有機會可以有100%確切的答案出現,最多僅能以「兩相其害取其輕」的過渡性選擇。所以核能與電動車應該都是這般情境下出現的議題。但台灣選擇了放棄核能,接受電動車,這會是一個在近幾年後出現後遺症的決定。
當電動車的數量越多象徵著台灣的電力需求將有愈高的趨勢,但台灣的非核家園能源政策在2025年的火力發電佔80%(天然氣50%。煤炭30%),再生能源佔20%的能源計畫,眼看是勢必無法完成的夢想,那目前約佔10%的核電在2025年完全除役後,那不是政策會不會成功的問題,而是台灣將在2025年後陷入全台大停電,常停電的電力黑暗期,這點政策執行者、事業經營者不能忽視這問題對台灣的傷害與影響。
#過渡性綠能
#核能
#淨零碳排
閱讀推薦: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2201 https://www.taise.org.tw/post-view.php?ID=364
標題:將核能定義為「過渡性」綠能?歐盟陷入兩難
#核能
#淨零碳排
閱讀推薦: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2201 https://www.taise.org.tw/post-view.php?ID=364
標題:將核能定義為「過渡性」綠能?歐盟陷入兩難
鍾榮中 傑能系統工程(股)公司董事長
鍾董事長擁有30年節能管理經驗的服務能力,以永續經營、節約能源服務為其企業主要發展策略。對於產業趨勢有極高的敏感度,長期關注綠能議題,勵行節能從自身與公司每一個管理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