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寫手】台灣中小企業需要經營ESG嗎?
#ESG #公司治理 #關係修立
閱讀推薦:《商業周刊》投資最重要的事ESG|沒有它,台商接不到蘋果與Nike訂單;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focus/indep/6002399
大智澈見教練講師/邱世寬
「ESG帶來的,是評量企業方式的典範轉移」,同時是「攸關企業有無超前部署未來5年、10年的藍圖規劃」,這是來自商周在2020年8月一篇文章的論點,很值得中小企業主和高階經營團隊參考。對上市櫃公司而言,ESG績效正逐步成為機構投資者或個人投資的重要參考指標,特別是DJSI道瓊永續指數的指標效果,更引得大型上市公司以此做為與同業差異化的策略性行動,甚至是寡占產業廠商不得不跟隨的競爭同行的行為,例如台灣的電信和金融產業廠商,所以相關企業已經有不得不重視的壓力。
對於中小型的上市櫃公司或非公開發行的公司,應該如何解讀ESG績效對自己公司的意涵,卻考驗著企業主或董事會的智慧。公司可以暫不考慮資本市場的影響力,但對以OEM或ODM為主要營運模式的企業而言,卻不能不考慮國際買家在考慮供應商選擇時,評估指標和權重的典範轉移。而另一個更重要的考慮點是,經由較長時間的數據顯現,ESG績效較佳的廠商,公司的財務績效也較佳,二者之間的正相關性,正是企業主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前些天,大智澈見舉辦了2021迎風而起「賢賢學旅」,針對前瞻趨勢、公司治理、關係修立三個面向與企業家展開深度對話,其中公司治理和關係修立二項機制對企業成長和組織傳承的善意影響力,引起學員們很大的共鳴。有位企業先進回應說「企業都看EPS,但這本善的存摺,增長廣大,賺很大」。思解其義,寓善意於企業經營之中,不僅是走在時代的前端,更是組織傳承、企業永續的核心要素!
#ESG #公司治理 #關係修立
閱讀推薦:《商業周刊》投資最重要的事ESG|沒有它,台商接不到蘋果與Nike訂單;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focus/indep/6002399
邱世寬 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博士
逢甲大學教授暨大智澈見董事長,專長領域為公司治理、策略管理、組織變革與營運模式創新,並致力於協助二代傳承和企業轉型,積極推動幸福企業理念實踐與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