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寫手】 當資訊安全遇到感動的服務

大智澈見教練講師/鍾志明

  之前曾經發表過的文章,就曾經提到,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其實是去掉舊的中心,而成就新的中心,因為,人們的本性就是需要”中心的服務”。如文章中的舉例,第三方中介機構(如銀行)常會被視為做生意的成本,這是好聽的說法,難聽的說法是掠奪者,但它們在保護顧客利益上確實扮演關鍵角色。但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應用中,遺失私人鑰匙是無法求助解決的災難事件:錢包的持有者無法再打開錢包。2021年1月的《紐約時報》報導,因為私人鑰匙遺失或忘記而被鎖在錢包裡的比特幣,價值高達1,400億美元。請問一下,你我遺失或忘記私人鑰匙的機率有多高?或者換個問題,為何有很多人會打了很多備份鑰匙,放在不同地方,甚至門口前的花盆等地方?因此,最後我們又只好尋求保護自己利益的措施,而這些措施的服務提供者可能慢慢又形成了新的中心,因為,當服務量少的時候,服務成本就會變高,而要享受便利又便宜的服務時,我們就必須交出自己的信任權或是某些掌控權來交換。 

  更好玩的是隱私權的保護,為了確保中心無法竄改我們的資料,例如交易資料等,所以區塊鏈的設計是將每一筆資料存在於眾多的電腦中。如文章中的舉例,比特幣和以太坊這兩種最受歡迎的區塊鏈,都是公共區塊鏈(公鏈)。這種區塊鏈的特點是透明而且易於取用,任何人都可以檢視、增加和審核整個區塊鏈。因此,我們又必須仰賴服務提供者提供私人區塊鏈的技術。最後,為了方便被服務,我們於是就只好交出信任與隱私權給新的中心。

  要獲得感動的服務,就必須將我們的隱私權或者掌控權交給服務提供者,例如我們總是將家中的鑰匙交給家政服務者,只因為我們不想在他們打掃的時候也必須陪伴在側。為了避免要反覆簽署太多的文件,許多人也將密碼或是簽章交給了理專,才會產生那麼多理專挪用客戶資金的案例。這些案例都不是偶然,而是因為人性中的懶惰因素。甚麼是感動的服務?就是要讓你變成不需要動的殘障者,由服務提供者把所有你該做的事情都做完。我記得看過一篇防盜專家的演說,專家本身以前是有名的巨盜,後來洗心革面,將專長用在防盜的領域上。他說,這世界上沒有打不開的鎖(不然擁有者如何打開?),所以只能讓小偷覺得麻煩而不想偷。因此,機車必須上多道鎖,讓小偷去選擇那些只上一道鎖的車子。但是,請問你是機車的主人,你願意每次停車要上三道鎖,然後騎車的時候要開三道鎖嗎?那麼,你就知道,要享受感動的服務,就要付出資安風險的代價,而為了要降低這個風險,就要再購買資安保障的服務,所以,我們可能去中心化嗎?



#區塊鏈
#資訊安全
#去中心化


閱讀推薦:2022/08《哈佛商業評論》
https://www.hbrtaiwan.com/special-topics/21394/why-blockchains-ethical-stakes-are-so-high
標題:區塊鏈存在四大道德風險



鍾志明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

醒吾科技大學副校長暨研發長,專長領域為組織與策略管理、行銷管理、科技管理、品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