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寫手】 裝備價值與意義的賦予能力
大智澈見教練講師/王崇名
非常感謝這篇文章的提醒。我已經盡力了,曾經是我的口頭禪,但是也常常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已經盡力了?為何會回答我已經盡力了?不就是因為沒轍了,黔驢技窮了,特別是對於子女的教育,事實上現在的老師也常常如此說。
大約20年前,我開始反省我自己是否真的盡力了?其實,每次反省的結果都發覺自己其實在逃避,並沒有盡力完成該做的事。當然,沒有「已經真正盡力」這件事,沒有一件事是可以完美的。是否真的盡力了?往往取決於別人的判斷,其實自己無法真正判斷。我們也深知別人的讚美,可能是虛假的讚美,也可能是沒有真正看到不完美之處。夜深人靜之時,是否已經盡力了?我們自己最清楚。
如何走出「我已經真正盡力」的困境?我這幾年的體會,就是承認王陽明的磨練功夫「人須在事上磨練」,就如同攀岩,把握每一次的險境,不斷突破。但是如何面對挑戰而能突破?我個人的經驗,就是要裝備具有賦予價值與意義的能力。就如同大將軍必須賦予將士作戰的價值與意義。當父母親的人,當老師的人都是價值與意義的賦予者,當老闆的人與主管也是如此。
但是如何學習價值與意義的賦予能力,其實不難,就是要有同理心,放下身段,從子女、學生與同事的立場想像他們可能面對的問題與挑戰,真誠與他們共同面對。價值與意義的賦予能力,自然到來。這也正是孟子所言的「仁義行,而非行仁義」,相信每個人都有仁義的良知,協助他們自然朗現,這就是價值與意義的賦予能力。
#關係修立
#面對挑戰
#自我突破
閱讀推薦:2023/12/15《CUP》
https://www.cup.com.hk/2023/12/15/i-did-my-best/
標題: 我已經盡力:一個推卻責任的壞藉口?
大約20年前,我開始反省我自己是否真的盡力了?其實,每次反省的結果都發覺自己其實在逃避,並沒有盡力完成該做的事。當然,沒有「已經真正盡力」這件事,沒有一件事是可以完美的。是否真的盡力了?往往取決於別人的判斷,其實自己無法真正判斷。我們也深知別人的讚美,可能是虛假的讚美,也可能是沒有真正看到不完美之處。夜深人靜之時,是否已經盡力了?我們自己最清楚。
如何走出「我已經真正盡力」的困境?我這幾年的體會,就是承認王陽明的磨練功夫「人須在事上磨練」,就如同攀岩,把握每一次的險境,不斷突破。但是如何面對挑戰而能突破?我個人的經驗,就是要裝備具有賦予價值與意義的能力。就如同大將軍必須賦予將士作戰的價值與意義。當父母親的人,當老師的人都是價值與意義的賦予者,當老闆的人與主管也是如此。
但是如何學習價值與意義的賦予能力,其實不難,就是要有同理心,放下身段,從子女、學生與同事的立場想像他們可能面對的問題與挑戰,真誠與他們共同面對。價值與意義的賦予能力,自然到來。這也正是孟子所言的「仁義行,而非行仁義」,相信每個人都有仁義的良知,協助他們自然朗現,這就是價值與意義的賦予能力。
#關係修立
#面對挑戰
#自我突破
閱讀推薦:2023/12/15《CUP》
https://www.cup.com.hk/2023/12/15/i-did-my-best/
標題: 我已經盡力:一個推卻責任的壞藉口?
王崇名 東海大學社會學博士
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暨大智澈見教練講師,長期關注社會哲學、倫理學、博雅教育與通識教育研究等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