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寫手】 錢要花在刀口上,但是刀口在哪?

大智澈見教練講師/鍾志明

   很喜歡這一篇文章,因為很輕易的點出了我們在投放行銷資源的盲點。如文章中所提及的,分眾行銷的基本概念RFM(Recency、Frequency、Monetary)大家都懂,但是如何運用,就存乎一心了。如同BCG矩陣,大家都懂也都會畫,可是畫完以後如何解釋及如何做決策,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相信絕大多數人也會像文章中所提,認為M, 也就是購買金額才是最重要的,因為誰會去捨棄購買金額最高的一群顧客,但是別忘了,我們現在要投放的是產生未來效益與貢獻的行銷資源,而不是獎賞已經發生的消費行為,所以關鍵點在於行銷資源的邊際效用。我們並沒有要捨去購買金額高的顧客,只是這些顧客如果最近才來購買過,又何必要投入過多的行銷資源呢?

  其實就像是騎單車一樣,對於已經在快速運轉的單車,其實只要加一點力,就可以維持原來甚至更快的速度,但施力的效果一定不會很高,所以在快速前進的單車上踩踏,有時候反而會覺得好像踩空一樣。但是對於逐漸慢下來的單車,此時的施力反而會覺得很踏實,而且車子的行進也會覺得很有成效。最後,對於快要靜止的單車,我們必須使用很大的力量,才能稍微前進。因此,當顧客太久沒有來,已經成為靜止戶,或是成為競爭者的顧客時,我們要投入更多的資源才可能挽回顧客。

  本篇文章的確點出了我們常有的疑問:為什麼電信業者都將優惠給轉換門號的新客;既有的高價值老顧客,都沒有這些優惠呢?因為我們這些老客戶會留下來,絕大多數不是因為有優惠,而是因為考慮到轉換成本與服務品質的熟悉度。這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可以讓我們重新思考資源投放的策略。不過真的要特別注意,我們在這裡談的是資源投放的策略,不是CRM,不是要放棄或減少與顧客的關係品質,該維持的顧客關係與服務品質不能改變,但是優惠或其他的行銷資源就可以重新思考。

  最後,就像文章中也提醒的,不是所有的行銷原則都適用在各種情境,我們必須分辨我們產業的特性,了解顧客可能離開的痛點,才能將資源投放在正確的位置上。



#RFM
#數位行銷
#分眾行銷


閱讀推薦:2022/09《商業周刊》
https://www.hbrtaiwan.com/special-topics/21394/why-blockchains-ethical-stakes-are-so-high
標題:行銷資源要怎麼投 才能驅動成長



鍾志明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

醒吾科技大學副校長暨研發長,專長領域為組織與策略管理、行銷管理、科技管理、品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