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寫手】全球化已走到盡頭?(全)
#全球化2.0
#ESG
#綠色供應鏈
(閱讀推薦:【CSRone】邁向全球化2.0 永續供應鏈管理六項思考;https://csrone.com/topics/6153)
大智澈見教練講師/邱世寬
有人說全球化已走到盡頭,但也有人說全球化正面臨進化到2.0版本的挑戰,這樣的論點出現,有幾個現象可觀察。
一、從中國到越南
首先,中國基本工資持續上漲;其次,大陸工業汙染問題的改善和管制,以及持續性檢討低附加價值生產鏈的政策措施,造成全球供應鏈持續自中國向外轉移到東南亞各國的情形,越南則隱約成為世界工廠第二。隨著供應鏈的轉移,全球製造業和價值鏈上的供應業者,努力尋求第二次全球化的機會。而此一轉移運動的背後原因,究竟是成本優勢與生產力的競爭?還是跨國企業在美中衝突下,尋求地域政治風險分散的結果?新的世界工廠越南能否完全取代中國大陸在全球供應鏈所扮演的功能,將會直接影響移轉的程度。
首先,中國基本工資持續上漲;其次,大陸工業汙染問題的改善和管制,以及持續性檢討低附加價值生產鏈的政策措施,造成全球供應鏈持續自中國向外轉移到東南亞各國的情形,越南則隱約成為世界工廠第二。隨著供應鏈的轉移,全球製造業和價值鏈上的供應業者,努力尋求第二次全球化的機會。而此一轉移運動的背後原因,究竟是成本優勢與生產力的競爭?還是跨國企業在美中衝突下,尋求地域政治風險分散的結果?新的世界工廠越南能否完全取代中國大陸在全球供應鏈所扮演的功能,將會直接影響移轉的程度。
二、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下,停工待料的斷鏈衝擊,迫使規模經濟取勝,以大量標準化產生競爭優勢的策略,面臨彈性製造、分區供應以滿足客製化需求的強大轉型壓力。
三、各國投資機構開始以ESG為原則,衡量企業的「可持續性」議題,評估企業能否在創造商業利益的同時,隨著環境調整自身體質與決策方向,兼顧公司治理、環境正義與社會公義。責任投資的概念意味No ESG No Money新時代的到來。
上述三個現象帶來新的全球化軌跡,在綠色供應鏈和減碳運動的趨勢下,對於全球供應夥伴的選擇已然從生產基地的量體評估轉換成對ESG或SDGs連結能力的軟實力評估,是綠色夥伴關係版的供應鏈管理概念。
全球化2.0下的供應鏈系統演化,對台商而言有二個意涵,其一,全球風險管理與企業永續商機已經與碳揭露計畫、氣候相關財務揭露,以及責任投資新商業模式等三項訴求產生連結,逐漸影響全球供應商的選擇和管理,包括低碳經濟、企業ESG資訊均衡揭露,及彈性客製化的組織運作文化;其二,全球氣候變遷趨勢正透過機構投資人及國際品牌客戶的壓力,逐漸影響台灣企業的成長甚至是生存之路。因此,對多數僅重視揭露與財務或營運相關之風險管理機制的台灣企業,必須開始學習論述自己公司對全球永續議題的貢獻,清楚說明組織運作如何與ESG或SDGs相互連結,並影響新產品的開發和服務創新活動。
#全球化2.0
#ESG
#綠色供應鏈
(閱讀推薦:【CSRone】邁向全球化2.0 永續供應鏈管理六項思考;https://csrone.com/topics/6153)
邱世寬 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博士
逢甲大學教授暨大智澈見董事長,專長領域為公司治理、策略管理、組織變革與營運模式創新,並致力於協助二代傳承和企業轉型,積極推動幸福企業理念實踐與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