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寫手】「循環經濟」會是解方嗎?
大智澈見教練講師/鍾榮中
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這概念在1970年代就在一群有志之士感概地球資源之有限性,必然無法應付人類無止境的貪婪掠奪,所提出的一種再生系統。該系統希望可以藉由減緩、封閉與縮小物質與能量循環等技術手法,促使資源的投入與廢棄、排放達成減量化的目標。但經過近五十年的發展這概念並未成為社會主流。
地球近幾十年內出現過許多次重大天災,讓人類因面對天災的驚恐與傷害,而將許多原本求於外的慾望,逐漸轉化成內心的思維,進而衡量人與大自然的相互關係。1999年台灣的921大地震及日本2011年的311大地震,天災發生後,經多年的研究與觀察,受災的人們都會將心靈的安全與幸福的滿足,轉化成生活上的主流意識。而這次全球性的covid-19的疫情讓全人類顯現出脆弱的一面,無論科技再發達,都無法讓人類倖免於疫情的侵襲,也開始思索在追求經濟消費的發展下,人類該如何自處而可以安然的生活。
近些年在「循環經濟」的觀念下,出現許多深具創意的經濟模式,如以「使用權」取代「擁有權」的商業模式、以「搖籃至搖籃」的商品設計理念,這些觀念都是值得期待與擁護的商業概念,但卻一直無法成為消費的主流意識,這除了是積習已久的生活習慣使然,但最關鍵的癥結是近些年中追求「速時尚」的風氣,讓所有的努力枉然。因為快速的消費也快速的拋棄再購,使得製造商無法堅持在持久耐用上下功夫,因而出現許多廢棄的生活用品,讓「循環經濟」功虧一簣;也使得人類因為快速消費,而無法深沉的享受與體會物件的價值與意義,那種漂浮的不確定感,在疫情中孤立於群體外時,更顯清晰而沉重。
所以在這疫情侵襲所有人類的生活,而陷入孤立焦躁之際,來提「循環經濟」可能會是一個解方。「循環經濟」是零排放、零廢棄,在製程中所產出的副產品或受損壞的產品或不再想用的貨物,並不會被看作是「廢物」,而是可成為新的生產週期的原材料和素材,這樣的情境就會激起人們惜物的習慣。那也可以吻合佛教「少欲知足是解脫道」的教義精神,因而可以避免人們過分依賴物質的補償,而心轉精神面的生活,這樣的轉化,可以在未來世界有更多天災的情境下,增加更安然地過生活的篤定。而「循環經濟」也因為追求零排放,也更容易達成普世間在追求2050年「碳中和」的目標,這會是一個機會。
一個給地球康復的機會、一個給商業界新商業模式的機會、一個給人類生活轉化成更幸福的機會。當這些機會都實現,那健康的環境就出現了。
地球近幾十年內出現過許多次重大天災,讓人類因面對天災的驚恐與傷害,而將許多原本求於外的慾望,逐漸轉化成內心的思維,進而衡量人與大自然的相互關係。1999年台灣的921大地震及日本2011年的311大地震,天災發生後,經多年的研究與觀察,受災的人們都會將心靈的安全與幸福的滿足,轉化成生活上的主流意識。而這次全球性的covid-19的疫情讓全人類顯現出脆弱的一面,無論科技再發達,都無法讓人類倖免於疫情的侵襲,也開始思索在追求經濟消費的發展下,人類該如何自處而可以安然的生活。
近些年在「循環經濟」的觀念下,出現許多深具創意的經濟模式,如以「使用權」取代「擁有權」的商業模式、以「搖籃至搖籃」的商品設計理念,這些觀念都是值得期待與擁護的商業概念,但卻一直無法成為消費的主流意識,這除了是積習已久的生活習慣使然,但最關鍵的癥結是近些年中追求「速時尚」的風氣,讓所有的努力枉然。因為快速的消費也快速的拋棄再購,使得製造商無法堅持在持久耐用上下功夫,因而出現許多廢棄的生活用品,讓「循環經濟」功虧一簣;也使得人類因為快速消費,而無法深沉的享受與體會物件的價值與意義,那種漂浮的不確定感,在疫情中孤立於群體外時,更顯清晰而沉重。
所以在這疫情侵襲所有人類的生活,而陷入孤立焦躁之際,來提「循環經濟」可能會是一個解方。「循環經濟」是零排放、零廢棄,在製程中所產出的副產品或受損壞的產品或不再想用的貨物,並不會被看作是「廢物」,而是可成為新的生產週期的原材料和素材,這樣的情境就會激起人們惜物的習慣。那也可以吻合佛教「少欲知足是解脫道」的教義精神,因而可以避免人們過分依賴物質的補償,而心轉精神面的生活,這樣的轉化,可以在未來世界有更多天災的情境下,增加更安然地過生活的篤定。而「循環經濟」也因為追求零排放,也更容易達成普世間在追求2050年「碳中和」的目標,這會是一個機會。
一個給地球康復的機會、一個給商業界新商業模式的機會、一個給人類生活轉化成更幸福的機會。當這些機會都實現,那健康的環境就出現了。
#循環經濟 #天災 #新商業模式 #永續
閱讀推薦: 《聯合報》https://ubrand.udn.com/ubrand/story/121926/5598994
標題:元沛農坊/看荷蘭「還地於河」,與水共存的永續
閱讀推薦: 《聯合報》https://ubrand.udn.com/ubrand/story/121926/5598994
標題:元沛農坊/看荷蘭「還地於河」,與水共存的永續
鍾榮中 傑能系統工程(股)公司董事長
鍾董事長擁有30年節能管理經驗的服務能力,以永續經營、節約能源服務為其企業主要發展策略。對於產業趨勢有極高的敏感度,長期關注綠能議題,勵行節能從自身與公司每一個管理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