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寫手】 氣候變遷的臨界點(Tipping Point)是危言聳聽嗎?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在2021年8月初,公布的氣候變遷報告(AR6)報告。報告中明確說明因全球氣溫升高,會連帶衝擊物種滅絕、蟲媒傳染病、生態系統崩潰、致命熱浪、缺水和農作物減產等問題,而這些問題在所有研究中全都出現顯著惡化的改變。報告中也顯示,如果地球升溫超過1.5度,則對環境、生物等出現明顯的衝擊與變化,而當地球升溫至攝氏2度時,18%的陸地物種將面臨滅絕的風險。升溫到攝氏4度時,恐有50%的物種將受到威脅。而且這些衝擊與變化在數百年內將不可能逆轉。也就是說,每發生一次極端的事件,生態系統就會被推向臨界點,而超過臨界點就會出現不可逆的變化。」(何晨瑋,2022)。
這些論述在一般的人民眼中,總是覺得是與自己是非常遙遠的虛無飄渺「資訊」。但事實上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悄悄地出現徵兆。近期綠色和平組織發布的《氣候變遷對大甲媽祖遶境的衝擊:熱傷害危機四伏》報告表示,自1988年大甲媽祖開始遶境至今,每十年平均氣溫升溫0.35°C,高於全台平均0.18°C。從1988年25至26°C、2023年27至29°C,至2050年將高達29至32°C。台灣為海島型氣候,相對濕度偏高,如以80%計算,體感溫度上看45°C,這氣候易發生熱傷害風險。也就是說可能在一段時間後我們連出席大甲媽祖遶境都是危機四伏。
再者「台灣3年內「2次百年大旱」!氣象專家憂心:風調雨順4字遙不可及」(陳力維,2023),近期的中南部乾旱缺水的現象不再僅是新聞報導的訊息,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不便與恐懼,這僅是「不風調、不雨順」的觀點嗎?。當然這是氣候變遷的現在進行式。當我們還在慶幸颱風都繞道而直撲日時,其實專家學者早就在呼籲要注意大環境氣壓轉變的危機。這是全球平均氣溫上升造成氣流慣性的轉變,但我們都無感的過平常的習慣生活。
這些生活上可以感知到的切身現象,如果我們還沒覺知氣候變遷不再只是「虛無飄渺」的話題。那談所謂「碳盤查、減量、抵換」的低碳轉型路徑,就僅僅是緣木求魚的荒唐。因為「碳中和」甚至「淨零」到現今都還都只是商業經營或是政治盤算的口號。一般民眾甚而是經營者都還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的詭異狀態。目前有許多經營者「為做而做碳管理」,但核心思想中卻對碳排放這件事模糊不清,不論是為了行銷發展、企業社會形象、世界趨勢潮流,或是買方要求等因素,而開始在企業經營上導入碳管理。但這種的模式非常容易陷入「漂綠」的負面印象,這是所有經營者在思考要開時執行碳管理前應該澄清的概念。
#氣候變遷
#熱傷害
#碳管理
閱讀推薦:2023 / 02《CSR@天下》
https://csr.cw.com.tw/article/43018?utm_source=web_csr&utm_medium=website&utm_campaign=web_csr-website-hot
標題: 2024碳費開徵!企業減碳的「三大必修基本功」什麼是碳中和?碳盤查、碳揭露怎麼做?
大智澈見教練講師/鍾榮中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在2021年8月初,公布的氣候變遷報告(AR6)報告。報告中明確說明因全球氣溫升高,會連帶衝擊物種滅絕、蟲媒傳染病、生態系統崩潰、致命熱浪、缺水和農作物減產等問題,而這些問題在所有研究中全都出現顯著惡化的改變。報告中也顯示,如果地球升溫超過1.5度,則對環境、生物等出現明顯的衝擊與變化,而當地球升溫至攝氏2度時,18%的陸地物種將面臨滅絕的風險。升溫到攝氏4度時,恐有50%的物種將受到威脅。而且這些衝擊與變化在數百年內將不可能逆轉。也就是說,每發生一次極端的事件,生態系統就會被推向臨界點,而超過臨界點就會出現不可逆的變化。」(何晨瑋,2022)。
這些論述在一般的人民眼中,總是覺得是與自己是非常遙遠的虛無飄渺「資訊」。但事實上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悄悄地出現徵兆。近期綠色和平組織發布的《氣候變遷對大甲媽祖遶境的衝擊:熱傷害危機四伏》報告表示,自1988年大甲媽祖開始遶境至今,每十年平均氣溫升溫0.35°C,高於全台平均0.18°C。從1988年25至26°C、2023年27至29°C,至2050年將高達29至32°C。台灣為海島型氣候,相對濕度偏高,如以80%計算,體感溫度上看45°C,這氣候易發生熱傷害風險。也就是說可能在一段時間後我們連出席大甲媽祖遶境都是危機四伏。
再者「台灣3年內「2次百年大旱」!氣象專家憂心:風調雨順4字遙不可及」(陳力維,2023),近期的中南部乾旱缺水的現象不再僅是新聞報導的訊息,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不便與恐懼,這僅是「不風調、不雨順」的觀點嗎?。當然這是氣候變遷的現在進行式。當我們還在慶幸颱風都繞道而直撲日時,其實專家學者早就在呼籲要注意大環境氣壓轉變的危機。這是全球平均氣溫上升造成氣流慣性的轉變,但我們都無感的過平常的習慣生活。
這些生活上可以感知到的切身現象,如果我們還沒覺知氣候變遷不再只是「虛無飄渺」的話題。那談所謂「碳盤查、減量、抵換」的低碳轉型路徑,就僅僅是緣木求魚的荒唐。因為「碳中和」甚至「淨零」到現今都還都只是商業經營或是政治盤算的口號。一般民眾甚而是經營者都還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的詭異狀態。目前有許多經營者「為做而做碳管理」,但核心思想中卻對碳排放這件事模糊不清,不論是為了行銷發展、企業社會形象、世界趨勢潮流,或是買方要求等因素,而開始在企業經營上導入碳管理。但這種的模式非常容易陷入「漂綠」的負面印象,這是所有經營者在思考要開時執行碳管理前應該澄清的概念。
#氣候變遷
#熱傷害
#碳管理
閱讀推薦:2023 / 02《CSR@天下》
https://csr.cw.com.tw/article/43018?utm_source=web_csr&utm_medium=website&utm_campaign=web_csr-website-hot
標題: 2024碳費開徵!企業減碳的「三大必修基本功」什麼是碳中和?碳盤查、碳揭露怎麼做?
鍾榮中 傑能系統工程(股)公司董事長
鍾董事長擁有30年節能管理經驗的服務能力,以永續經營、節約能源服務為其企業主要發展策略。對於產業趨勢有極高的敏感度,長期關注綠能議題,勵行節能從自身與公司每一個管理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