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寫手】 鳳梨事件的照妖鏡
大智澈見教練講師/鍾榮中
一紙在2021-03-01起禁止台灣鳳梨輸入中國的禁令在台灣掀起半邊雪,頓時全台國民怒氣衝天、執政黨官員義正嚴詞的嘴角佈滿白沫,而官方媒體也持續追蹤這件牽涉國家尊嚴與正義的「國家大事」。 各方名嘴與專家學者加上管理單位都以各角度提出許多見解與解方,這整隊「替鬼拿藥單」的大軍以農業部提出以十億元預算補助鳳梨外銷手筆最大,這筆預算在行銷、運輸等方面提供補助似乎也是內行人的手法,只是依然如以往看不出任何細節計畫,頗有畫梅止渴的氣勢。另有專家學者或名嘴指出輸出至中國的鳳梨在2020年就出現13批被驗出介殼蟲遭退貨的事件,可見這非單一事件,但主管單位對這事卻是點到為止的輕描淡寫。也有專家學者提醒台灣農產品目前輸出外銷過於集中在中國是一個非得正視的問題,因為單單鳳梨一品項竟然輸出至中國就佔台灣全國鳳梨總產量的10%,最驚人的是釋迦這品項竟超過總產量的20%。尤其執政黨現階段將中國列為敵意國家,竟讓這樣的事件發生且年年提高比率,這是管理單位瀆職嗎?,還是執政黨秉持著經濟歸經濟、政治歸政治的異想天開想法。 先以紐西蘭奇異果單一農產品為例,該國為了將奇異果行銷全世界而成立了紐西蘭奇異果銷售公司佳沛(Zespri)」,該公司2019/2020年財報營業額約24.3億美元,發放利潤給奇異果種植農戶總金額也高達14.1億美金。反觀台灣其實也有類似的單位,如「台灣農產品外銷平台」與「台農發股份有限公司(Mitagri)」等號稱國家隊的單位負責執行台灣農產品外銷的大計畫。姑且不討論疊床架屋的不堪就其經營績效來檢視,台農發成立四年已經虧損1.3億台幣消燒完一半的資本額,而台灣在2018年全年的農產品外銷額約為55億美金,高下立判。我不是要批判台灣的現況而是我們執政單位忽略了農產品外銷的難度更是高於工業製品,這更需要長期佈線與殷殷經營才能竟其功,但我們現況有這樣的氛圍與共識嗎?,遺憾的是我們應該沒有。 這次鳳梨事件雖然激起民族意識而讓農民的種植心血不至於血本無歸,但再來的困境才是更嚴峻的,退一萬步想如果中國這次的「鳳梨事件」舉動是以政治脅迫經濟,那我們還有更多的品項要「銼咧等」尤其工業製品,如果真的發生了可能我們連發動全民購買與仰仗其他國家仗義執言的機會都沒有,如果政府提不出對策,那我們經營者可能要有未雨綢繆的危機意識將經營策略長度拉長及早做準備,因為你的公司產品的銷售產品可能不適用「鳳梨事件」的模式。
#鳳梨事件 #農民 #外銷 #經濟
閱讀推薦: 《商業周刊》一顆鳳梨引起的跨國戰爭!台灣真的準備好「戒中國」了嗎?;https://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Archive/Article/Index?StrId=7003385
閱讀推薦: 《商業周刊》一顆鳳梨引起的跨國戰爭!台灣真的準備好「戒中國」了嗎?;https://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Archive/Article/Index?StrId=7003385
鍾榮中 傑能系統工程(股)公司董事長
鍾董事長擁有30年節能管理經驗的服務能力,以永續經營、節約能源服務為其企業主要發展策略。對於產業趨勢有極高的敏感度,長期關注綠能議題,勵行節能從自身與公司每一個管理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