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寫手】在程式語言背後,所不能逃避的問題
#資訊世界
#資訊能力
#關係修立
(閱讀推薦:【天下雜誌】別再戰文理組!資訊時代衝擊高等教育,台大語言所也瘋學程式;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Login.action?id=5098866)
大智澈見教練講師/王崇名
為何大學會分「文理」,這本來就是不正常的,比較令人感到訝異的是,這樣的分類竟然成為「常態」?為何「不正常」竟然成為「正常」。或許,人的資質各有所長,但是也只能文理或有輕重,而非涇渭分明。到底是誰搞成這樣?不就是現代社會的功利主義嗎?然而,功利主義為基底的程式語言思維,卻在反省為何要區分「文理」?這種思維的目的不在於真正關懷「文理」過份分隔的異化現象,而在於倡導「理」終究可以統御「文」,或許不是公開倡導,卻是在默默助長這種風氣。
世界本來就是資訊世界,只是原來是由上帝或自然主導,現在人有能力參與了。人類長期以來,沒有像現在如此強大的資訊搜尋與編修能力。但是,在有限的資訊能力中,人類卻也能觀天察地,甚至可以洞察人的深處--心靈。人類長期以來是敬畏天地,深察人心,用心去體會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但是,工業化與資本主義化之後,這些關係都被模式化為一種關係,就只剩下功效的異化關係。
人面對資訊是要反覆咀嚼,用心體會。如今交給電腦快速分析,人類長期演化而成的寶貴能力,有時候被視為得有神秘力量的直覺,終將逐漸退化,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將達到全面性的崩潰。
這不是詛咒,而是反省。當人類一路向前衝刺時,是否有人應該可以停下來想一想?「文理」分隔的不正常,卻被無奈地作為「正常」。人類不是沒有反省與察覺問題的能力,而是活在功利唯是的生存環境,正常往往是會被視為「不正常」,即便知道這個「不正常」是正常,還是不願誠實面對。誠實面對是需要學習,更是需要決心,醒覺的決心,決心修復正常關係。
#資訊世界
#資訊能力
#關係修立
(閱讀推薦:【天下雜誌】別再戰文理組!資訊時代衝擊高等教育,台大語言所也瘋學程式;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Login.action?id=5098866)
王崇名 東海大學社會學博士
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暨大智澈見教練講師,長期關注社會哲學、倫理學、博雅教育與通識教育研究等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