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寫手】 學習利他而有自信,才能看見工作價值

大智澈見教練講師/王崇名

  現在年輕人的工作態度真的叫老闆或主管受不了,不只是美國,我想台灣也是如此。我記得我準備去應徵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時,我的外婆對我耳提面命:「千萬不能跟老闆談薪水,老闆規定就好了。」而且,一再吩咐一定要認真工作,只差沒有說「老闆永遠是對的」。其實,我認為我的外婆就是在告訴我一個道理,當然她也信任老闆是有良心的,不會對我做出無理的要求。那個時代或許真的是純真的年代,人與人之間都願意相信彼此的良善。現代的台灣社會已經是徹徹底底的權利社會,甚至只重視權利而不願意承認義務。不僅僅是年輕人如此,家長、老師也是如此。

  我們的社會是否出了問題?我想應該真的出了問題,但是會說我們的社會出了問題的人,很可能就是把社會搞得如此不堪的人,因為問題總是出在別人身上,跟自己沒有關係。我的外婆或許是極為重視自己權利的年輕人,所認為的被資本家奴化的人。或許的確是如此,我的外婆可能也不知道自己被奴化了,但是「醒覺」的世界對她而言,可能更為可怕。畢竟,反奴化作為自己的主人是需要勇氣,也可能必須付出代價。不過,我的外婆即便是被奴化,但是她有一點是我無法不欣賞而珍惜的價值,那就是不忍人之心的悲天憫人,總是心存善念,家裡雖窮,卻是公私分明,不取不得不當的利益,甚至更不願意侵占公物。

  現在的年輕人如果只有權利而少了悲天憫人,我相信應該是無自信的人,無法欣賞他人而看見自己的優點,而只是成天追求利益或欲望的享受。試想,人的欲望不是無底洞嗎?有可能滿足的一天嗎?我的外婆要我不要跟老闆計較,我相信就是要我學會體諒他人,看見老闆的辛勞,不怨天,不尤人,遇到困難就反求諸己。

  這幾年我重讀論語與孟子,我才驚覺儒家倫理早已深入民間。孔子與孟子都說過不怨天、不尤人的話,相信自己與他人都有善端,才能承認歧見而進行深度溝通,相互扶持的社會才能臻於共善。當然,不是那個時代的人都像我的外婆,但是我實在非常懷念我的外婆對我的勉勵,直到現在我才真的願意接受我的外婆的勉勵,當我願意這樣實踐時,我竟然是喜悅,完全沒有被奴化的感覺。為何如此?因為我是要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而不是老是想著我能得到的好處,我的私利欲望降低了,好像也比較願意多代人著想,我每天的工作也很快樂。


#無聲辭職
#學習利他
#工作價值


閱讀推薦:2022 / 08《世界新聞網》
https://reurl.cc/MN4AjL
標題:「無聲辭職」年輕世代工作熱忱低、不做無薪任務





王崇名 東海大學社會學博士

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暨大智澈見教練講師,長期關注社會哲學、倫理學、博雅教育與通識教育研究等議題。